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概况介绍

 

说明: 微信图片_20220614134218

总体定位和研究方向

“贵州省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立足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围绕慢性肾病肾纤维化、肝纤维化、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乳腺癌、肝癌和胰腺癌)等与贵州地方经济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关且明显影响贵州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常见重大疾病的分子发病机制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药物作用干预的靶点和信号通路,研发相关的化学药物,将基础研究与转化应用并重,积累科研成果,逐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努力将实验室建成一个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开放的集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培养人才、技术咨询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

发展历史

实验室依托的二级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于1992和2011年经贵州省教委批准为贵州省首批省级重点学科和贵州省首批省级特色重点学科,依托该学科于2012年申报并获批为“贵州省普通高校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及药物防治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教育厅)。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在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形成了3个贵州省和贵州省高校创新研究团队、1个工程中心、1个人才基地、1个国际合作基地:“贵州省重大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研究科技创新团队”(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乳腺癌转化医学研究创新团队”(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省发改委)、“贵州省常见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研究人才基地”(贵州省人才领导小组)、“贵州医科大学常见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国际合作基地”(贵州省科技厅)。2018年实验室申报并获贵州省科技厅批准成立“贵州省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3年建设,实验室于2021年6月顺利通过贵州省科技厅验收。

主要成果

经过三年的建设,实验室已形成一支学科交叉明显、结构合理,以教授、博士为主体的研究队伍。主持承担科研项目共计6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2项、横向课题3项,三年共计获得经费资助1627.5万元。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奖1项,贵州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三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17篇,其中SCI收录51篇;获省部级成果奖4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培养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48名。